《媽媽,對不起》:無止境的照料壓力,讓我終於對失智母親動手了
自我崩壞時,一定都有前兆。 這次的前兆,是呈現為「要是可以把在眼前搗亂的母親痛揍一頓,一定會很爽」的念頭。我的理性清楚這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事......然而儘管理性這麼想,腦中的幻想卻無法遏止地擴大。
《大腦的悖論》:心智退化或失智症,如何影響20世紀英雄與梟雄?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逐漸發現不少國家領導人有「神經衰退」、心智退化或真的失智的狀況。失智同時影響梟雄與英雄,沒人知道自己是否會受到影響。
利用差價合約(CFD)進入外匯市場前,投資人該如何做準備?
身處行動科技蓬勃的時代,金融交易也開始講求快狠準,因此一個良好的外匯交易平台將是投資人首要必須關注的。
常失眠加久坐?傷腦7個壞習慣,你中了幾多?
想要保護腦力,請記得改正把甜食當療癒、不吃早餐、常失眠、常暴露噪音、常覺得孤單、久坐不動、抽菸等習慣。早一點改變,對健康就多一份幫助。
阿茲海默症最珍貴的研究貢獻,來自一群修女
瑪莉修女並不是唯一的奇蹟,研究者現在知道在沒有失智現象的人口裡面,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大腦卻跟阿茲海默症很像,塞滿了分子碎片。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當中,大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大腦中沒有類澱粉的堆積。這個統計數字是類澱粉蛋白假說無法解釋的地方。
學習英語有訣竅!左腦訓練先「唸」後理解字詞更有效
過去研究認為「中文學習靠右腦,英文學習靠左腦」,最新研究證實,不管是哪一種語言,大部份靠左腦運作,因此,先學會唸、再理解字詞背後的規則和邏輯,學起語言比較有效。
他想用花式搖搖「打卡」環遊世界,首站念念不忘可以隨時上山下海的臺灣花蓮
以往花蓮總給香港人一種偏遠和冷門的感覺—沒有高鐵能到達之餘,每逢假日時火車票更是特別搶手。不過,香港快運HK Express已於2016年12月開設來往香港及花蓮的航班,最近更全面擴展服務,每天皆有航班出發往返兩地,花蓮自遊行從此變得輕鬆許多。
以年輕人的血液協助治療阿茲海默症,結果如何?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年輕人的血漿究竟是如何改善人體的運作機能,但夏博士說可能是年輕血漿中含有能再生的成分,有助於(包含大腦在內的)細胞與組織維持健康。
如何察覺年長父母認知障礙症早期徵兆?
和父母談論癡呆症往往會比發現症狀警訊還要困難。費雪曼說,癡呆症的另一個方面即是洞察障礙,因此我們所愛、但卻正在受苦的人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症狀或察覺到問題的存在。
空間多2倍,人口只有香港的0.5%;90分鐘即可抵達的台灣樂土
花蓮縣面積4千6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30,691人;香港有2千7百多平方公里,卻有7百多萬人。這樣的生活,我們只可以羨慕了。 現在Hong Kong Express有直飛到花蓮,只要90-95分鐘就到,仲快過去天水圍。
七個減少大腦認知衰退風險的簡單步驟
人們通常不會把它跟心臟問題做出連結。現在當病人踏進診間,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只要控制好心血管疾病相關因素,便能減少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甚至還可以藉此保護你的認知能力。
運動可以保護大腦免於阿茲海默氏症嗎?
Okonkwo指出,先前的研究已經證實葡萄糖代謝和認知功能彼此之間是有關連的,「我們證明了適當強度運動的生活型態事實上強化了神經的功能,」他這麼表示,「我並不認為做出『運動可以避免中年認知衰退』這樣的論述是過分簡化的。」
好靚花蓮!只要90分鐘,就可來場遠離塵囂的輕旅行
輕旅行,一種輕裝、輕便、輕鬆的旅行方式。放下一切負擔,同時解放久居都市中,種種框架束縛的心情和精神,想走就走,想留就留,給自己一個好好放鬆的選擇。
防止失智的小訣竅:讓大腦忙一點
有研究發現,即使你帶有失智症或是阿茲海默症的遺傳基因,也會因為神經被刺激活化,而降低發病的機率,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學會期刊》(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臺北和墾丁去到膩了嗎?快來好山好水以及有豐富原住民文化的花蓮
花蓮除了擁有國家公園以及接近兩百公里的台11線海岸風景外,還有更值得被大家發掘和認識的原住民文化。
紅、腫、熱、痛!慢性發炎就像細胞著火
一般人應該都有經驗過宛如著火燃燒的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近年來,科學界在所有發炎細胞中發現的某種分子構造,可能為多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帶來新的療法。
讓失智症老人吃到最後的安寧照護——北海道「福壽莊」
福壽莊在二○○○年至二○一三年間,共計為四十位患者進行了最後的安寧照護。而四十人中因吸入性肺炎過世的患者僅僅只有二人。這個數字對我造成了極大衝擊,因為我原也認為失智症患者死於吸入性肺炎是很理所當然的結果。
想短暫在法國生活和工作,其實不止「工作假期」
想短暫在法國生活和工作,其實不止「工作假期」,讓我們來打破這個誤解前,首先,我們先從「工作假期計劃」的申請說起。
失智症事件簿:天下最偉大的科學就是愛
有一位家屬在診間發飆:「我本身就是醫師,你們這裡的醫護人員都沒有醫學倫理!我自己今天早上也有門診有病人,我也很忙,還要帶我爸來這看病,可是你們都沒有幫忙規劃我失智父親的後續治療方案,該送去哪裡照顧!」病人後續要去哪裡接受照顧,是我們能做決定的嗎?
失智症事件簿:有一天我們都會老,誰會在身邊照顧你呢?
除夕的前兩天,老先生終於開口、低聲下氣,求來付安養院錢的兒子:「我想回家,吃年夜飯。」但是兒子毫不考慮的拒絕了:「你回家,對大家都不安全,存心不想讓大家好好過個年嘛!」老先生頭低得不能再低,老淚縱橫,濕了衣襟;兒子卻如躲什麼似的閃人,快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