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哲學家之死:遊戲、生命與烏托邦
哲學家維根斯坦提出一個廣為人知的主張:遊戲無從定義,遊戲之間沒有共同的線索可連結。本書作者伯爾納德•舒茲卻說:「胡扯。所謂遊戲,即是自願接受挑戰去面對非必要的障礙。」
遊戲之外:Pokémon GO、隱私與國家安全
如何以更有利的證據證明Pokémon GO並沒有扮演情報份子的角色、協助美國情報局進行情報或資訊的蒐集,也是Pokémon GO相關團隊所必須要重視的議題。
Pokémon GO、擴增實境與遊戲的社會學意義
在本文中將應用過去在相關研究領域所引用或發展出來的理論觀點與概念,先從遊戲在人類社會中的(無)意義著手,接著解釋AR遊戲的開創性,最後再藉由與Ingress的比較,來幫助大家更具體細緻地了解Pokémon GO的遊戲機制。
腦力訓練能增加智商?且慢,先看看這個實驗
有數個科學文獻顯示,一般成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記憶訓練後,他們的智商真的提升了。但是這些實驗到底可不可信?有篇文章提出了新的看法,讓我們可以從安慰劑效應來看待這些實驗結果。
就算玩到妻離子散,也是人生——回應〈忍不住安裝了Pokémon GO,但是9小時後我卻決定刪除它〉
真正的興趣者、志向者,這些人更有顆炙熱的心,投入生命熱情在其中,這是對事物最純粹的熱愛、是自我實現、是御宅族的根源。
忍不住安裝了Pokémon GO,但是9小時後我卻決定刪除它
你開始玩全球爆紅遊戲「Pokémon GO」了嗎?你了解遊戲的魅力所在嗎?也許,在批判之前,你可以先給這款遊戲「一天」的試玩期限,這樣你會更清楚世界到底在瘋什麼......
「每日可以從家中開始捕捉比卡超!」——用Pokémon GO宣傳東京樓盤?
明眼人都知道,地產樓盤資訊才是網站的重點,Pokémon GO只是一種製造話題的行銷策略。不過,也不得不佩服這個網站的。
一股全球「成癮」的Pokémon GO風潮,背後有絕不簡單的成功之道
Pokémon GO令全球男女老幼瘋狂沉迷,只是遊戲製作者太過天才嗎?背後還有甚麼關鍵因素令遊戲「跑出」?作者嘗試綜合不同層面加以探討。
你不知道的Pokémon Go創造者:「一夜成名」前花了他20年的時間
Pokémon Go推出的時候,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曾想過、或嘗試過設計這一款產品。然而,如此超大規模的成功,創作者與團隊背後累積的能量與實力,才是真正致勝的關鍵。
「真・低頭族」的誕生:Pokémon GO的兒時記憶、集體熱情與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
《Pokémon GO》所造成的受歡迎程度和可能形成的相關商業應用可非其他遊戲可比,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是因為:兒時記憶與集體熱情,共同話題與社群驕傲,形成了這後勢推力無窮的擴增實境手遊。
你今天Pokémon GO了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個火紅的遊戲
「遊戲」本身稱之為遊戲,是因為它是一個「有界線」的活動,但在這個遊戲中,玩家要能精確的切換現實與遊戲,確實比其他必須待在房間、網咖的遊戲還要在困難些。同時,不斷搜集、闖關、破解任務帶來的心理回饋,也容易讓玩家不小心「太認真」,而過度執著在執行任務與感受完成任務帶來的滿足感。
大屠殺紀念館︰要玩Pokémon Go,請行遠一點
上星期推出即引起熱潮的手機遊戲Pokémon GO,也為一些公共場所帶來煩惱。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及阿靈頓公墓就呼籲訪客,不要到這兩個地方玩Pokémon GO,以示尊重。
咖啡店、博物館成Pokémon GO對戰場地,有助增加人流
「加些勇氣、智慧,期望作掌門,要用我技倆盡訓練那寵物精英……」成為寵物小精靈世界中的道館掌門人,是不少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夢想。如今這個機會到了,結果卻是有人高興有人愁。
玩電話要小心︰美國4劫匪涉用Pokémon GO餌誘「獵物」,9人中招
剛推出的Pokémon Go大受歡迎,不少玩家均四出尋找小精靈。然而近日亦不乏樂極生悲的報導,有劫匪甚至利用遊戲尋找行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