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討論如何能達成最大共識?
公共討論從來不只是論證,擊倒對方的論證不是唯一的目的與手段。抨擊對方弱軟無力的論點,可以贏取偏好論辯批判者的掌聲,但也會忽略了對方論點背後潛在的深層理由和心理因素,以致雙方更加對立。
利用差價合約(CFD)進入外匯市場前,投資人該如何做準備?
身處行動科技蓬勃的時代,金融交易也開始講求快狠準,因此一個良好的外匯交易平台將是投資人首要必須關注的。
等不到洪水的末日邪教:把幻想當成事實,用社會認同自我安慰
現在將近凌晨4點30分了,解決困境的辦法卻還沒找到。這時候,午夜飛碟沒能前來營救的事,大部分人也都公開地承認了,教派似乎面臨解體危機。在一片懷疑的陰霾中,信徒們的信心眼看馬上就要破碎,研究人員卻接連目睹了兩件不尋常的事情。
「木訥寡言」之厲害:世上成功的內向型名人,超乎你想像得多
這個社會十分接受健談、開朗、個性外向的人,彷彿這就是人格的最佳榜樣。不擅表達、含蓄、內向的人,則普遍被認為「想法難以捉摸」、「讓人摸不著頭緒」,容易得到不好的負面形象。然而,是時候重新思考這種刻板觀念了。
學習英語有訣竅!左腦訓練先「唸」後理解字詞更有效
過去研究認為「中文學習靠右腦,英文學習靠左腦」,最新研究證實,不管是哪一種語言,大部份靠左腦運作,因此,先學會唸、再理解字詞背後的規則和邏輯,學起語言比較有效。
古希臘名嘴亞里斯多德的最強說話術:看透這五種「偽說服技術」,不要成為詭辯的犧牲品
亞里斯多德認為,詭辯就是以「說服論證的外觀」取代說服論證,並且巧用情緒誘導及人格彰顯的過程,進而說服對手。這種明顯錯誤、使用詭辯的說服方式,被亞里斯多德稱為「偽說服技術」,可說是非常不可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