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破解美國與墨西哥的「投名狀」嗎?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順利更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名稱上「自由」不見了。數十年來全球各種貿易協議前面都冠上「自由」一詞,當「自由」被拿掉剩下的只有強買強賣。
美墨加簽署新貿易協定,杜魯多講話帶刺印證「特朗普勝利」?
該協定中規定,如果3國當中的任何1個國家與1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另外2個國家可以在6個月內自由退出,並達成雙邊貿易協定。美國之所以堅持加入這1條款,就是為了「防堵」中國。
利用差價合約(CFD)進入外匯市場前,投資人該如何做準備?
身處行動科技蓬勃的時代,金融交易也開始講求快狠準,因此一個良好的外匯交易平台將是投資人首要必須關注的。
特朗普討厭的「北美自貿協定」將成歷史?美墨達新協議,加拿大或被排擠
加拿大這次並未參與NAFTA最後討論階段,現在必須同意美墨條款,否則將被排除在外。特朗普表示將與加拿大總理商談,但認為對加拿大進口汽車課稅比將加拿大納入美墨協定容易。
從歐盟學到的教訓:貨幣聯盟或政治聯盟,並非緊密合作或貿易整合所必須
結束歐盟的一個很清楚的好處,是將目前還在歐盟外面的三個國家, 整合進入替代組織的一個時機。前面的兩個國家:挪威與瑞士,只能代表微小的獲益;但對第三個國家,則是極端的大利益:土耳其。
一個關於貿易的進步主義邏輯:全球貧困人口和富國中下階層的利益必然對立?
對於那些既擔心關於富國不平等、又憂慮在世界其他地區貧窮的進步主義者來說,好消息是全球化確實是有可能兼顧這兩個方面的。
揭穿美國的民粹主義敘事:該負責的不是低工資的墨西哥工人或太聰明的中國人
左翼和右翼正在浮現一個共同敘事——這一敘事試圖解釋為何工人和中產階級美國人的收入在過去的一代人時間裡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