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13年的默克爾即將「下台」,只因二場德國地方議會選舉
默克爾所屬政黨和他的友黨在巴伐利亞邦和黑森邦的地方議會選舉失利,選舉隔天,梅克爾便宣布,將不再尋求連任黨魁,2021年也不會再連任總理。
跨性別可能「被消失」?美國將再以「生殖器官」決定性別
奧巴馬政府時期,放寬了一系列的性別法律概念,包括教育單位和醫療單位,都必須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但川普有意撤回這些政策,在次用出生時的生殖器來分性別。
讓摩艾像回家,原住民擬用複製品跟大英博物館交換
在拉帕努伊族的傳統信仰中,摩艾像內存在保護摩埃族人的神聖力量。當地領導人也表示,歸還文物,也象徵了拉帕努伊族不再受19世紀歐洲航海家、殖民者的侵犯。
沙地阿拉伯首度承認殺害失蹤記者 官員強調「沙爾曼王儲不知情」
沙烏地阿拉伯官員表示,沙爾曼王儲並沒有下令殺死記者哈紹吉。但外界質疑,沙國不可能在沙爾曼王儲未點頭的情況下發動如此複雜的海外行動。
失蹤記者曾狠批沙地王子 土耳其官員:他在沙國領事館遇害
土耳其當局確認的15名嫌疑人中,至少3人與的沙國當權的王子沙爾曼關係密切。而失蹤的記者哈紹吉,近來疾言批評沙爾曼政權。
印度最高法院判神廟「禁止女性進入」違憲 祭司拒遵守
由於沙巴瑞瑪拉神廟將於18日重新開放舉行祭祀,一些信徒已威脅將阻止女性進入神廟,克省警局局長比赫拉(Loknath Behera)說,將派約600名女警駐紮沙巴瑞瑪拉神廟。
諾貝爾醫學獎出爐,兩學者發現免疫細胞的「煞車」,突破癌症療法
本庶佑曾表示,過去,癌症專家都不會將免疫療法視為癌症治療的首選,因為效果不好。但是透過他和艾莉森發現的PD-1和CTLA-4現在免疫療法成為最有希望的療法。
為了解決「非法移民」,美國不再懲罰台灣「前友邦」薩爾瓦多
美國國務院宣布召回美國駐多明尼加、薩爾瓦多與巴拿馬的大使,這3國都是台灣的「前邦交國」。而外交上,召回駐他國大使通常用來表達對該國的不滿。
憂影響期中選舉 傳特朗普或將貿易戰稅率從25%降到10%
這波關稅措施將在11月期中選舉之前生效,而共和黨正為保住參、眾兩院多數席次而陷入苦戰,特朗普的幕僚也正努力在懲罰中國,又不激怒美國消費者之間取得平衡。
疑因被狠批不協助滯日台客而自殺 台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啓誠自殺惹爭論
使館或辦事處的功能,主要是處理外交關係(談判,交涉政務等),以及辦理領事事務(辦護照、公證文書等),而急難救助只是使館的附帶服務。
17年後的911事件:為何「死亡人數」還在持續增加?
當時世貿所在的曼哈頓下城區空氣中瀰漫刺鼻味道,當時的美國環保署局向大眾保證爆炸點周圍的空氣安全無虞,但2016年,她承認,當時的保證有誤。
被爆性侵、性騷擾女性超過10年 《60分鐘時事雜誌》監製被火速解僱
事發時,被害人極力反抗,事後,她接到孟維斯的電話,他在電話那頭明確的威脅:「我警告你,我會摧毀你的職業生涯,你永遠無法爭取到寫作的工作,沒人會雇用你。你聽清楚沒。」
台灣政界「一代宗師」胡佛86歲病逝 馬英九、呂秀蓮都曾是門生
1989年,胡佛與自由派學者創辦「澄社」,成立之初,希望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競爭的態勢間,發出「第三種聲音」,因此規定「出任黨政職務者視為自動退社」。